目录
目录X

动易签约重庆市南岸区档案局网站建设项目

  近日,动易软件(PowerEasy®)作为中国出色的网站管理软件及服务提供商,全业务网站建设解决方案提供商,凭借专业的技术实力和完善的售后服务获得客户的认可,成功签约重庆市南岸区档案局网站建设项目,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。
 
重庆市南岸区档案局简介
 
  1980年9月17日,正式成立南岸区档案馆,明确为区委、区革委直属文化事业机构,区属局级单位,由区委办公室管理,负责集中统一保管全区党政机关、群众团体、企事业单位形成的具有永久、长期保存价值的档案。1981年9月,区政府批准成立南岸区档案局,与区档案馆合署办公,“两块牌子,一套班子”,仍由区委办公室管理。1986年,区档案局、馆列入政府序列,改由区政府办公室主管。1991年3月,区档案局内设业务指导科、综合科。2002年10月成立“南岸区档案馆国土分馆”;同年12月,区档案馆内设立“南岸区现行文件资料服务中心”;2003年8月,成立“南岸区档案馆房管分馆”。
  1989年,国家档案局将南岸区档案馆代码定为451036号。2001年1月20日,国家档案局办公室赋予本馆新的代码为450009号。
  1978年12月,王恩普任区档案馆副馆长。1981年9月王恩普任区档案局副局长。1984年1月,姚文灿任副局长。1987年4月,姚文灿离任,王恩普任局长。1990年4月王恩普离任,改任调研员,张辉灿接任局长。1991年5月,蔡兴福任副局长,1993年4月离任。1993年10月,张荣清任副局长。2001年3月,局长张辉灿离任,改任调研员。同年10月,张荣清接任局长,王维勇、刘沛林任副局长。2003年5月,王维勇离任,改任调研员;林登华任副局长,2007年3月林登华离任,改任调研员;2008年6月刘沛林调离档案局,同年6月戴甲辉调入任副局张,同年11月张荣清离任。任改调研员;同年12月李华明任局长;谭远前任副局长。
  南岸区档案馆馆库于1980年9月1日在上新街马鞍山区委大院内建成,建筑面积720平方米;1990年2月,扩建的154平方米开放档案接待室投入使用。馆库建筑总面积866平方米。1998年11月30日至1999年3月16日,区档案局(馆)从上新街搬迁至南坪万寿二村一号,新址房屋面积218平方米,安装了98立方米档案密集架,替代了原有的单个木质柜子,购置了空调器、除湿机,办公条件、库房设备均得到改善和充实。2000年12月,为腾出黄金宝地,建设南坪商圈,区档案局(馆)又从南坪万寿二村一号,搬迁至南坪南城大道199号区政府大楼左附楼第一、二两层。房屋面积、房间布局、使用功能得到进一步改善,在办公用房完全满足外,还添设了微机室、陈列室、消毒杀虫室、整理裱糊室、检索室、接待室等配套用房,库房安装了整齐划一的262立方米档案密集架,足够容纳本区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1990年前形成的档案;完善了消防、除湿、通风降温等设施设备。
  从区档案馆建立开始,就陆续接收区级机关和部分事业、企业单位的档案,并按1950年至1981年、1982年至1989年两个时段的档案,开展了分期分批的进馆工作。至2008年,本馆馆藏有174个全宗,共61420卷,921.3延长米。其中,大部分为文书档案,另有部分会计档案、科技档案、声像档案、专门档案及实物档案。现行文件资料服务中心收集了1997年重庆直辖以来区、市、中央三级制发的、公开执行的、非保密的、不影响社会稳定的、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文件资料1215份。此外,为支持国企改革,馆内接收了37个破产、解体企业的46161卷寄存档案。馆藏全宗一般都能反映各立档单位的历史沿革、组织概况、工作情况和事业发展;总体上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南岸区在解放后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的具体活动,反映南岸区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基本情况。
  南岸区档案馆以收集、征集和订购的方式,收藏了书籍报刊资料90种,计13167册(本),上架排列总计198延长米。并按中国图书分类法,设置了5个基本部类20个属类,全部进行了分类整理,编号、登记、编目造册,以提供利用。
  南岸区档案馆从建馆开始即贯彻了边收集边整理的方针,并对“文革”积存档案进行了集中整理和鉴定。进馆档案及时上架,以全宗为单位对馆藏档案进行科学管理:根据全宗单位的性质与联系、档案材料形成时期,按系统分别给全宗号。采用“断代结合系统”分阶段流水排列,原则上每十年为一阶段。由于历史原因,第一阶段为1950年至1981年,第二阶段为1982年至1989年。在整理档案的同时,展开了对字迹褪变、纸页破损档案的保护抢救工作。1990以来,已保护和抢救政治、经济、历史、科技、艺术等重点档案7000余卷。
  南岸区档案馆对案卷目录号编排和保管期限进行了改革。将一个全宗内档案分门类编制目录号的方法,改为两位数编目录号的方法,即个位上的数是档案门类的代号,十位上的数是档案移交进馆的阶段号(每十年为一阶段),合并构成某一类档案的目录号。文书档案保管期限一直沿用“永久、长期、短期”的三分法。但在实际工作中,档案人员很难把握三个不同的时间段的划分判定标准,故从1993年开始,将“永久、长期、短期”的三分法,改为“长期、短期”两分法。两项改革,标准统一,简便易行,利于指导,规范管理,受到档案人员的欢迎,也得到市档案局的认可。2002年开始,将长期,短期卷,改为永久,30年,10年为件。实行新的整理方法。
  自1990年开始,南岸区档案馆进入了达标升级,规范化进行档案业务建设的新阶段。按各个不同级别的标准,一方面加强硬件设施设备建设,另一方面重点放在档案管理建设上。本馆按照规范标准,重新对馆藏档案、资料进行了整理,对18801卷档案重贴卷脊,重新编号;完善165个全宗卷的卷内材料。1994年经市档案局考评验收,达到四川省第三级档案馆标准。其后,对档案内容再度收集,查漏补缺、缺啥补啥,完善了二级类目、分类大纲、保管期限及“双编”工作。1997年经市档案局考评,达到四川省第二级档案馆标准。其后,持续不断地加强馆务基础业务建设,在行政管理、馆库设施、基础业务、开发利用等方面稳步推进。2001年11月,经市档案局考核评定,南岸区档案馆晋升为重庆市一级国家综合档案馆。
  南岸区档案馆编制了纸质检索工具三类:目录、索引、指南。其载体形式主要为书本式;按检索范围有以一个全宗为对象的、有以档案馆为对象的、有以某一专题为对象的。三个类别的检索工具中有查找性检索工具10种,有全宗名册暨收进登记、文书档案、科技档案、声像档案及其他专门档案的案卷目录362本、全引目录56本,婚姻登记、落实政策、计划生育等各种专题索引15本,库房档案存放索引、馆藏全宗一览表等。编制了介绍性检索工具两种:《南岸区档案馆指南》、166份(套)全宗介绍。同时,在档案编研工作中,将各个时期档案里同类活动的分散信息,分别集中编撰成《南岸区部分政事纪要(1950年—1987年)》、《南岸区历届人大会议简介》、《南岸区历届政协会议简介》、《南岸风采》、《南岸区档案馆指南》《南岸区档案志(1950-2005)》等专题材料15个,共约134万字。以上档案检索工具和编研材料分别具有馆藏性、查验性、介绍性,为档案利用者提供了很大方便。
  上个世纪90年代初,南岸区档案馆迈出了利用计算机管理档案信息的步子,跨入新世纪后,更加快了这一建设步伐。现已对馆藏婚姻档案全部进行了数字化技术处理;对1990年至2000年区委、区政府文书档案中的全部文件级目录和区劳动局的招工档案、部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档案进行了计算机录入,2004年开始,将馆藏档案50%进行数字化处理,2004-2008年共加工3.2万卷, 目录98.5万条,原文405.1万页,金额82万元,均可通过电子检索,为档案利用者提供更加快捷、方便的服务。
  馆内设有档案查阅室,电脑、打印机、复印机、刻录机、电子扫描仪等查阅服务设施设备,可提供档案原件、复印件、档案资料汇编,利用者可以通过摘抄、复制、外借、函调、咨询及电话咨询等方式,获取所需档案资料内容。区档案馆努力践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,切实为广大群众服务。
  1986年,国家档案局《档案馆开放档案暂行办法》、1987年9月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》相继公布和颁布后,1990年南岸区档案馆首次向社会开放档案。首批开放的档案是区委、区政府1950年至1957年的文书档案和工商企业登记、学籍、知青工作、婚姻登记等专门档案。其后,于1994年和1999年分两次拓展开放档案的范围。并于1999年2月,制定了《南岸区档案馆开放档案实施细则》,其开放档案的基本原则是,除会议记录和涉及到人员政治、历史问题与处理情况的材料不予开放外,其余届满30年的档案全部开放。凡中国公民和组织,持有证明(单位介绍信、公民身份证等),经本馆同意,办理查阅登记手续后,均可利用已开放的档案;港、澳、台同胞和侨胞到馆内利用开放档案的,应由南岸区对台工作办公室或侨务办公室出具证明,办理与内地公民相同的手续即可;外国人(含外籍华人)利用本馆开放的档案,应由有关机关介绍,并经市档案局同意,方可提供。
  南岸区档案馆建馆以来,即开展了档案的利用工作。上个世纪80年代,主要是机关、单位内部查阅。进入90年代后,区档案馆开始向社会开放,逐步实现了由“封闭型”向“开放型”的转化,近十年间,本馆共接待利用者4373人次,提供档案7922卷,出具复印材料6236页、婚姻证明290份。随着社会发展,改革深化,社会各个方面对利用档案的需求越来越大。2000年至2008年,本馆接待利用者就达23096人次,下岗职工免费利用档案275人次,减半收费747人次,共提供案卷24768卷,复制档案22946页。馆档案材料的开放,为工作查考、领导决策,落实政策、婚姻证明、财产确权、编史修志、民事纠纷处理等方面,提供了大量翔实的凭证和依据,档案利用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【打印正文】 发布时间:2016-12-26 10:41:32 浏览次数: 作者: 来源:本站原创
×

用户登录